景點

柬埔寨【吳哥窟】

前言

吳哥窟王朝始於第九世紀,當時在位國王帶領國家脫離瓜哇(今印度尼西亞)統治,立國為真臘(今柬埔寨)獨立。開朝國王 ─闍耶跋摩二世自稱為「山帝」,梵文的原意為「山王」,樹立「神王合一」的信仰形像,即在位帝王就是神靈肉體的化身,是世界與天界的主宰,因此必須建造廟山以予供奉。

 

建築類型

廟山不算皇宮,它的建築格局並不是為居住而建造,它沒有寬敞的空間及或舒適的寢室,若是皇室居所,就不會單用石質材料建造,廟山建築連頂部蓋瓦都沒有。

這樣的傳統,使往後歷代的國王都會建造屬於自己的國廟,他們的諡號,前半部為在世名字,後半不則是「isvara(濕婆)」或「devi(神)」的字尾。而絕大多數從古蹟挖掘出來的,除了他們信仰的神祇外,還有過去列王皇族死後所化身成的印度教或佛教之神雕像。

 

沼澤地工程‧護城河

吳哥窟建立於三百餘公頃的沼澤地上,因氣候環境的關係,工地整頓與建築地基都是極為浩大的工程。

首先,工人必須先清除熱帶森林,砍伐的大樹許多直徑都超過一米。熱帶氣候的雨季常為土地帶來大量的雨水,造成土地中含有飽滿的水分,因此在打地基時,必須將百餘公頃的土地深挖幾米,換上細砂與石子使地基堅固。

一整年下來,雨季和旱季時的地下水位變化很大,必須在水位上升時防止地基隆起;在水位下降時預防地基下陷。於是那時的高棉技師將吳哥窟的四圍開設 190 米寬的護城河,在雨季時可以儲水;旱季時可以維持地下水位平衡。數百年來,吳哥窟城仍舊屹立不搖,見證了當時高棉族的建築智慧!

 

台基‧須彌座

受當地氣候關係,吳哥窟的台基起初就是為預防洪水而建造,後來漸漸發展成吳哥窟的建築藝術。

此階梯結構建造源自於希臘,後經由真臘(一個農業古國)傳入柬埔寨,成為當時吳哥窟王朝的建築元素之一。後來,吳哥窟也將平整的台基樣式,逐漸轉變為具有藝術性的重台基 ─這種建築基座常見東亞建築,藝術形式為須彌座

須彌座台基為重基座,上下層寬,兩層中間階梯縮窄,就像石塊中間束腰一樣,並在此段作雕刻裝飾,普遍見於宮殿、寺廟、塔、門墩等上頭的藝術。須彌座源自印度佛教,它象徵世界佛教中心的須彌山,所以常能看到佛像和佛教故事作為雕刻裝飾。


原始台基模型。

 


藝術形式台基。

 

建築風格‧材料

吳哥窟遺跡基本上屬壘石建築,這種形式通常在多層方壇建築較讓人廣為人知。運用的第二個元素是平地廟宇的迴廊,吳哥窟的廟山是以三層長方形迴廊環繞整個平台而成的。若建築為皇室宮殿,會再加入類似木結構材料,另外還有鑲嵌金窗,頂部也會鋪上鉛瓦覆蓋。鉛瓦材質優於土瓦,在於鉛瓦的鉛裡頭加入了少許的銅元素,好提高瓦片的牆硬度和耐酸性。

從高處遠觀外圍的牆。

 

建材─紅土石

紅土石是吳哥窟建築群中最廣泛運用的石材,女王宮也以此建材建造。當岩石經過炎熱氣候長時間風化,裡頭的可溶性礦物流失,最後只剩氧化鐵和石英殘留裡頭,形成紅棕色的紅土石。

在印度半島地層剛挖掘出來的紅土質地鬆軟,容易切割成石塊,加上它所處氣候氧化的特性,最後成為堅硬的石材運用在地基或護牆。但如果紅土石中含氧化鐵的成分較高,質量就容易疏鬆脆化,所以紅土石不適合作雕刻裝飾,如果仍然要加工,就必須在表面上加一層粉飾灰泥。

以紅土石為材料建築的女王宮。

 

建材─砂岩

到 12 世紀時,柬埔寨的高棉族工匠門對砂岩的特性已更加熟悉,開始以砂岩方磚代替紅土石建造,紅土石轉用再隱蔽性工程。大部分的砂岩都含有石英或長石的成分,色澤偏粉紅,材質更為硬實,極為適用精細工法!如女王宮的浮雕作品。

另一種則是質地較鬆軟的灰砂岩,相較之下,不如粉紅色的砂岩來經得起長年累月的風化,雕刻難保完整。不過當時工匠們對石材的了解與工法的純熟,仍不禁令人讚嘆,吳哥窟的雕刻藝術真是將砂岩運用的淋漓盡致!

 

高棉族的建築‧雕刻工法

雕刻工法‧工字鐵接榫

為了讓雕刻師在施工過程更為流暢,呈現更細緻完美的作品成果,工匠會利用支架與繩索將石塊吊起,疊在另一塊石塊上,將木樁穿過兩石塊面的石孔,再推移吊起的石塊,使兩面接觸面相互磨合,石與石面更為平整密切,更利於雕刻。例如吳哥窟牆壁上處處可見的仙女浮雕,就是在石塊堆疊好之後,石縫間完整密合,雕刻師能順利的劃過原有的接縫處,不會因石縫卡刀。

另外,如前文提到的,吳哥窟為壘石建築。必要時技師會將兩面需重疊的石塊面嵌入工字鐵接榫,使它能更整齊穩固的排列,好一層一層持續往上疊,因此他們絕多數不使用黏著劑。


工字鐵接榫示意圖
引用連結:Link

 

浮雕

吳哥窟的雕刻工程也具有系統和規劃,所有建築工人與雕刻工匠統一聽從一位雕刻師指示,整座吳哥窟浮雕讓人感覺嚴謹而一致性。其中有八幅大型浮雕,長近百米,分佈在吳哥窟的四圍畫廊,主要內容為高棉族的歷史戰役及神話故事,以及遍佈各處的仙女歡喜跳舞的浮雕,外圍的牆壁也刻有當時高棉族的生活記錄。

毗濕奴:四手持有鐵餅、蓮花、權杖、和海螺。

 

隨處可見的仙女浮雕:它的工序是先堆疊再雕刻。

 

如此佈滿室內的浮雕作品,或許不會讓人以精金奢華的字眼來形容,但它精細的雕工、填滿牆壁與畫廊的巨型畫作,以及與建築合而為一的完美構圖,就像高棉式的巴洛克風格。

 

建築藝術

吳哥窟建築群佈局十分工整,五子梅花式的排列,橫跨東西向與貫穿南北向的中軸線,呈現準確的鏡像對稱,無論從東、西、南、北哪一面觀看,建築景觀都是山字形。還有第二組的旋轉對稱,即由東南、東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四個視角觀看,同樣能看出「山形」構圖。


梅花式排列示意圖
引用連結:Link

 

建築元素

牆壁

砂岩和紅土石是牆壁主要建材,匠師們大多不用砂漿(類似水泥材料),而是以石灰混入具有黏著特性的植物汁,調和而成的膠黏材料。牆壁的厚實,遠勝過材料本身的強度,一米至一米半的牆壁厚度為吳哥窟普遍所見。有些牆壁,外牆成台階狀,內壁則為垂直,牆上門檻的也以石塊加工堆砌成,所以門檻也很高。

台階

吳哥窟的台階細窄且陡峭,從 45 到 70 度不等,由如通天梯般的難走,且僅有立面直接搭建階梯與建築聯合,使得攀爬非常艱苦。而建築底面積除了上頭本體建築,周圍不再作任何地板上的鋪設,高角度的階梯和上層的樓塔讓整體建築更顯得垂直挺拔。

塔門與窄小的階梯,地盤除了建築本體,周圍全是草坪。

 

拱頂

當時建造的工匠們,以稱為疊澀的工法來建築。疊澀是古代磚石結構砌法,但也有許多人會以石、木,作為疊澀建造材料。工匠們將材料一層一層的向外挑出,或者向內收近,這種技法用於像是吳哥窟建築的拱頂:疊澀拱,或者建於門、磚塔、石塔,也用於屋檐。


疊澀拱拱頂向內收取。

 


疊澀拱牆壁向外挑出。

 

畫廊與窗

這些工匠在畫廊的長壁或其他石壁上開了許多明窗,並以葫蘆串聯成柱狀豎欞作為裝飾,看起來很像木工雕刻,但其實是以片岩或玄武岩雕成的,是很逼真的仿木工法。


玄武岩示意圖
引用連結:Link

 

石壁上開的明窗與窗中的葫蘆串。

 

仿木的葫蘆串工法,很像串聯在一起的卷軸。

 

石獅子

獅子為寺廟的守護神,根據資料記載,石獅子的形象很可能是從印度尼西亞或中國的石獅原型效仿,在印度的神話中並無以獅子為主要形像的神祇,因此他們的石獅雕工不如中國雕刻師的技法那樣細緻生動。吳哥窟原有三百座石獅,今日已僅存無幾了。

 

女王宮 BANTEAY SREI

單憑字面意思,會以為他是哪一任女國王的廟山,其實它只是名稱如此而已。女王宮主要作為供奉它們所信仰的神祇,因此建築上佈滿神話故事的浮雕。今日寺廟以東西軸作區分,軸線以南供奉主神濕婆,以北則是守護神毗濕奴。

刻有濕婆神的山形牆。

 

石柱上的雕刻花紋。

 

那羅希摩:半人半獅,毗濕奴的化身,是「維護」之神。

 


馬卡拉:印度神話中的神獸,有獅身、象鼻、蛇皮形像。

 

 

將軍廟/達松寺 TA SOM

建造國王為闍耶跋摩七世,那時為了反抗奪取父王政權的佔婆族,親率軍隊出戰。而這座廟就是為紀念一名幫助他打勝仗的達松(TA SOM)將軍而建造的。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所建立的寺廟都有一項特徵,就是建築大門上的四面佛塔,很好辨認!像巴揚寺也是由闍耶跋摩七世所建造。

東門內。

 

七頭蛇神:代表守護水源的神祇。

 

 

聖劍寺 PREAH KHAN

該寺廟為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,為紀念父親建立的寺廟,於 1911 完工。闍耶跋摩七世不打算為自己建造廟山,他想為子民建造屬於他們的宗教殿堂,它是寺廟,但也作為佛教學院,而每年國中的重要慶典活動也都會在這裡舉行,很像城鎮中心建築。


迦樓羅:毗濕奴的座騎。

 

希臘式建築,但建築功用至今已無法考察。

 

巴芳寺 BAPHUON

為供奉濕婆所建立的寺廟。

石壁、明窗與浮雕。

 


疊澀拱,下為階梯式走廊。

 

迴廊。

 

 

巴揚寺/巴戎寺 BAYON

為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所建,它是王朝的最後一座國寺,它以佛教寺院為名興建,所以雕刻均以佛像為主。

該寺廟最著名的是大門上的雕刻 ─高棉的微笑,即是闍耶跋摩七世的臉孔。另外還有反抗佔婆族的歷史戰役,闍耶跋摩七世是解放國家的英雄,在大敗佔婆族後被民擁立為王,而闍耶跋摩七世也不負眾望,在位時期,不但四處征戰擴大國家版圖,亦征服高棉數年來最強大的敵人 ─佔婆,他建立最輝煌的高棉帝國,為人民新中最偉大的國王。


高棉的微笑:用以紀念吳哥最偉大的國王 ─闍耶跋摩七世的臉孔。

 

高棉的軍隊,水戰佔婆族。

 

吳哥王朝遺址
年代:第九世紀至十五世紀